推进传统创造业数字化转型,助力打造新型智慧化工园区


 发布时间:2021-09-22  浏览次数:1215 
      


我国的化工园区具有多样式的展现,在独立开发区、高新区、科技园、工业区、产业基地等分散在我国各个地方。化工产业园区已成为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力引擎。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化工园区也面临着极大的可持续性发展挑战,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已经从最开始的化工产业聚集,到按产业链为主发展特色化工产业,再到今后的走传统化工园向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发展。


打通数据孤岛,打造“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全面互联的开发区“神经网络”,增强信息获取、即时反馈、自动化处理的智能服务能力;灵活组配、高度集成不同业务领域的应用服务,通过微服务架构和综合门户,构建公共服务、政府监管、企业服务于一体的三维可视化运行监控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和综合运营服务平台,实现开发园区资源全面优化配置、业务应用系统的可持续增长生态和管理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


智慧化工园区解决方案:


1、智慧安监。主要包括综合监管、监测预警、一张图等,同时通过对原有安监系统的数据集成、被监管企业与应急监控中心通过租用或者建设专网等方式实现企业和管理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在化工园区内主要用于监测化工企业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及生产装置实时数据和预警、危险化工工艺安全参数监测预警、监控视频等信息,为园区提供“一企一策”的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2、智慧环保。主要以“绿色、环保”为核心目标,园区应用为导向,集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监测监控网络,整合园区数据资源,创新业务应用,健全风险防范体系, 为园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通过智慧环保工程建设形成全面的化工园区风险物质监测预警体系。包括对实现的数据展示包括危废监测、环境气体监测、地下水监测、地下水定时监测、废气监测、LDAR 泄漏检测,包括接入周边摄像头信息。


3、智慧应急。在事故应急时通过应急平台能够迅速调集救援资源进行有的救授,为应急指挥调度提供保障、其包括应急资源管理功能、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功能、自然灾害事故应急预案功能、应急指挥调度功能、辅助决策生成功能等,满足应急值守及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处置需要,实现对园区各类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环境事故、防汛防台的迅速响应、科学决策、有序调度和高效处置。


4、智慧能源。主要是将采集的能耗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预警,并将分析图表通过能源一张图实时的展示出来。政府能更全面地对园区企业能耗情况进行在线监测,及时掌握能源状况,完成资源调配、组织生产、成本核算,用户面向政府能源管理部门和用能企业。


5、危化品车辆。以全量的危化品运输相关基础数据、在线监测数据、视频图像等数据为基础,采用多地图集成、多视频转换、多传感数据、多防控管控指挥场景的全景视觉、全局感知、全程交互的风险监测引擎,对危化品运输的全生命周期,进行全覆盖、精细化、动态化、科学化、定量化、常态化的监测预警。


6、智慧三防。建立三防系统,应对防汛、防旱、防台的突发事件,防台综合管理系统与市气象台、水文局、海洋预报台、洪水预警报中心相关系统进行对接,强台风暴雨、河流洪水、风暴潮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将信息及时报送园区管委会,及时进行预防,并通过信息系统发布出来,大大提高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7、智慧安防。智慧安防系统的建设以开展园区虚拟封闭化管理进行危化品物流智能化管控为核心目标。


8、智慧消防。建立消防安全监督网络,实现重点防护单位的在线实时监督, 并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消防控制室、消防设施的远程访问、监控和管理。


9、园区经济发展应用系统


各个业务系统通过智慧园区综合治理监管平台的建设,包括舆情监测、后勤保障、公用工程、一企一档的等系统展现不同管理。 借助平台进行派单的方式指导各分系统业务人员进行分工,通过派单的方式实现员工责任、任务、工作明确化,通过该平台的建设将工业园区的各分管部门、企业以及公众联合、形成一个整体,三者之间能够将进行信息的共享,同时也增加了各自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


通过建设智慧化工园区,对园区废水、废气、化工品、安全生产、资源信息整合、园区综合治理等实行全程监测,结合园区应急系统,集成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数据,建立安监、环保、应急一体化智能管理系统,全面提高园区管委会的管理水平,更好的帮助企业实现提质、降本、增效。以决策支持智慧化实现开发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形成智慧园区的自我适应、调节和优化能力,实现可持续运行、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最终形成数字化智慧园区服务能力品牌集聚效应,增强整合实力和行业影响力。